手机版

三险一金指什么 !落实村医“三险一金”,解决编制

时间:2024-07-26 09:00:52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今日上午闭幕,两会也渐渐步入尾声。短短几天的会期,涌现出多份关于乡村医生的提案。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纷纷揭露出乡村医生的困境,并提出了各种各样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会议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提交了一份关于乡村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的提案。

乡村医疗机构

问题出在哪里?


3月4日,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召开,围绕着如何筑牢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网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谈及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话题时,霍勇表示,最主要的是强调人的问题。"截至目前,我们有接近百万的基层医疗机构,但是从事医疗机构的人员却远远不够,且基层从业者留不住,人员老化趋势明显。"


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存在人数不足、诊疗水平有限、专科救治能力低等问题,经过脚踏实地的调研,霍勇对乡村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基层医疗单位公卫任务中,专科诊疗能力较低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重大疾病尤其心脑血管疾病农村发病率持续提升,乡村医疗机构是疾病防治体系的第一线,现阶段,乡村医疗机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日益繁重,专科救治功能日益减弱。



2.基层医疗资源投入少,缺乏必要设备及药物

我国地域经济水平差异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投入少,乡村医疗机构缺乏必须的医疗设备、基础药物,不能很好地承担疾病基础救治及慢病稳定期康复管理等任务。



3.基层医生人数少,水平低

由于编制及收入不足等情况,持证乡村医数量严重短缺,乡村医生动力不足,同时大部分乡村医生缺乏系统培训,诊疗水平低,部分地区未能执行分级诊疗制度要求,落实乡村医疗机构功能任务。


因而,他建议,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村医的作用,筑牢基层防护的网底。

村医落实三险一金

有证的尽量解决编制


乡村医生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乡村医疗资源有限、待遇政策不受倾斜所导致的。为了让村医发挥更好的作用,在霍勇提交的提案中,明确了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资源投入,提升乡村医生福利待遇、完善乡村医疗机构设施配置。


他指出,在政府的领导下,呼吁社会各界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共同加大投入,合理配置资源,积极落实乡村医生“三险一金”政策,提高村医保障,提升乡村医积极性。


三险一金一般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或医疗责任险),解决了三险难题,也意味着村医养老无忧、看病不愁,执业风险也减少了很多。


同时,村医是没有基本工资的,一般依靠公卫、基药补助来维持生活。因此,霍勇建议,增加村医收入来源方式,鼓励乡镇卫生院对于有执业(助理)医师进行优先聘用担任村医,尽量解决编制问题。


很多村医反映,辛辛苦苦考了证,但待遇丝毫没有得到提升,反而面临着更严格的考核体系,这一现状必须要得到改变了。


在此次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唐旭东的建议也非常有见地,他表示:"我们要向三四十年前欧美,包括日本的做法学习,例如在农村,同样级别的医师应该有相对比较高的收入,在他们的培养、在职继续教育、待遇上进行综合改革,这样才能留得住。"


尽管在不断地流失,但70多万的乡村医生依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处境应该被看见,他们的待遇必须得到改善,否则“筑牢公共卫生的网底”只能沦为一句口号!